以鄂尔多斯的招聘为例,为什么要刻意强调“清华、北大毕业生”?很显然,无非是因为清华、北大知名度高。这是否涉嫌就业歧视了呢?
实际上,术业有专攻,清华、北大或许整体上很牛,毕业生的水平也很高,但跟专业的师范院校和师范生相比,真的有优势吗?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将不太专业的人用高薪吸引过来,难道是摆在那里供着吗?这恐怕对双方都没什么益处。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舆论的质疑,义乌和鄂尔多斯的回应那都是相当的干脆直接,非常有底气。特别是鄂尔多斯,一句“我们财政负担得起”,尽显霸气和“不差钱”。
可问题在于,财政的钱,就可以随便花吗?就不需要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吗?就可以为政绩工程和拍脑袋决策买单吗?
再有钱,花起来也不能过于随意,更何况还是公款,每一分钱都应当花到刀刃上,花到需要的地方、值得的地方。即便是最需要投入的教育领域,也需要精打细算,不能过于“激进”。
另外,不知道那些招聘教师开出天价的地方,当地绝大多数教师的收入有多高?拿不到60万,能拿到一半也就是30万吗?拿不到120万,能拿到一半60万吗?
如果不能,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同样是教师,收入差距咋就这么大呢?那些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的老教师,收入可能还不如刚招进来的毕业生,公平吗?合理吗?科学吗?会不会伤害到其他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为了金字塔尖的极个别,伤害了整个塔基?真要这样,未免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某些地方所谓的“人才”,不过是名校毕业生罢了,真正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效果,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搞好地方教育,最需要的不是个别“高学历”、名校生,而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善待所有的教师,才能真正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氛围,促进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