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除了可以用来住、用来上学,它还有强烈的资产属性,这在全世界都一样,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不买房也能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但大部分人都还是有住房梦的。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既是普遍的人性,也是正常的经济理性。你看新加坡,虽然这个国家的70%以上的居民都有公屋住,但它的商品房仍然位居全球最贵行列,你不能说新加坡的房价不理性。
所以“租购同权”冲击的是那些资产属性不强的房子,比如二三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外围区的房子,这些房子的稀缺性不强,买家的支撑面也不大,“租购同权”会让这类房子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但对于大城市**区的房子来说,冲击不会太大,毕竟这些地区的房子具备强烈的资产属性,即便失去了“学位”这个巨大的附加值,仍然会有其他的附加值来补充,比如租金收入,比如资产保值的功能等等,这些也是高房价的支撑。
总体来说,让房地产市场彻底回归理性,需要一个长效的系统性的解决机制,仅仅靠“租购同权”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资源的丰富化与均衡化,需要供求关系的结构性改善,需要整个社会对房地产心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