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皇太极为什么那么宠爱海兰珠?因为她这点不同

2020-06-14 10:56

皇太极为什么却独宠海兰珠,而无视有才华的孝庄呢,海兰珠有什么好?
严格来说,皇太极并没有无视孝庄(布木布泰),只是更为宠爱海兰珠而已。那么海兰珠究竟有哪些优点从而获得了皇太极的专宠呢?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无视有才华的孝庄,确实令人费解,可是如果以皇太极的角度来看待,相信这种疑问就能解开了,皇太极独宠海兰珠不是因为海兰珠多么美丽,多么优秀,更多的是她把皇太极当成倾心相爱的男人罢了,而皇太极刚好喜欢这种成熟女性的类型,即使海兰珠26岁才以再嫁之身嫁给皇太极。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皇帝,后金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共有15位后妃,其中皇后哲哲与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布木布泰是姑侄关系,她们都是蒙古科尔沁人,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皇太极对姑侄三人的态度各不相同,对哲哲颇为敬重,对布木布泰抱有负责任的态度,只有对海兰珠才是真心爱慕。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妻子,不过两人年龄只相差7岁,算得上是同龄人。科尔沁是蒙古部落,为了缔结盟约而嫁女合亲是部落之间的常态。1614年,15岁的哲哲嫁给了22岁的皇太极做大福晋,皇太极对她始终抱有一份敬重之情,1636年改元称帝后,封哲哲为正宫皇后。

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有两重原因,其一是为了建立牢固的政治联盟,其二是为了给姑母哲哲备孕。由于哲哲婚后多年不育,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34岁的四贝勒皇太极做侧福晋。说来也怪,就在布木布泰出嫁那年,哲哲生下了第一位女儿马喀塔,可惜终生未曾诞下皇子。对于小自己21岁的布木布泰,皇太极寄希望于她能诞育子嗣,布木布泰也很努力,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海兰珠是三人中入宫最晚却最受宠爱之人,1634年,26岁的海兰珠嫁给了43岁的后金大汗皇太极。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封海兰珠为关睢宫宸妃,位居五宫第二,地位仅次于皇后。而早她9年入宫的布木布泰却从第二的位置跌落到第五,封为永福宫庄妃,由此也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别拘一格的宠爱。

海兰珠的优点

26岁嫁人的海兰珠在现代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婚嫁年龄,但在古代普遍早婚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据说,海兰珠此前曾经嫁过人,更有甚者说她嫁的是察哈尔林丹汗,根据时间推算,海兰珠入宫时的1634年正是林丹汗病逝于青海大草滩的时间,因此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只是至今尚未发现史料佐证。但很明显的一点,26岁才入宫的海兰珠嫁过人是不争的事实。有过一段婚姻的海兰珠正值妙龄,她更懂得如何去做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如何让男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男人真心爱慕一名女子的前提下,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皇太极爱慕海兰珠,可能是怜悯她早年的遭遇,也可能是她的小鸟依人激发了男性天生的保护欲。总之,他们相爱了,爱的难舍难分。对于爱情,恐怕就连当事人都无法说清楚具体的原因,不管世人如何揣测,对于相爱的情侣来说,一句“我爱你”胜过世间的千言万语。皇太极宠爱海兰珠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说海兰珠所居住的宫殿被命名为“关睢宫”,来源于《诗经》中的名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称帝后第二年,海兰珠诞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视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更颁布清朝历史上第一道赦令,大赦天下。

敕封海兰珠母亲为和硕贤妃,派人接她入京使母女得以团聚。可惜好景不长,皇八子仅出生半年,尚未取名便夭折了。海兰珠痛失爱子,郁郁寡欢,产后过度伤心,在缠绵病榻数年后于1641年香消玉殒,年仅33岁。

爱江山更爱美人

海兰珠病势危急之时,皇太极正在前线与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展开决定国运的松锦之战。获悉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皇太极召集部将留守原地,连夜起驾匆匆回京,当时皇太极身患怪疾,鼻血流个不停,他用碗托着下巴赶回了盛京。没想到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海兰珠早已气绝,皇太极悲恸不已,数度因悲伤过度而昏迷过去。

后妃和群臣劝谏他“保重圣躬,节哀顺便”。身负一国重任的皇太极也感到自责“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话虽如此,但一想到海兰珠离他而去便情难自禁,悲从中来。他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亲读祭文,破格上谥号为“敏慧恭和元妃”。元妃是指原配嫡妻,皇太极的元妃是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已经逝世多年。他追封海兰珠为元妃相当于追认她为自己的原配嫡妻,一代帝王用情之深,世所罕见。不仅如此,皇太极还为海兰珠举办规模隆重的月祭,大祭,冬至祭,周年祭等等,并多次携百官到墓地祭奠,每次都悲恸痛哭。他还停止朝中庆典,连次年元旦大贺都下诏停办。1642年,松锦之战胜利后,洪承畴、祖大寿被俘降清,皇太极在崇政殿为二人赐宴庆贺,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到场,而是以“敏慧恭和元妃丧期未满,不便出席”为由,向他们二人表示歉意。海兰珠死后第三年,1643年8月,皇太极猝死于盛京,享年52岁。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