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宋仁宗真的很“憋屈”吗?其实没那么惨!

2020-04-15 14:52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小说讲述的是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的一生,剧集更改了叙事视角,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但二者殊途同归,反映的都是帝王人家之“困”,他们万人之中、锦衣玉食,却有着身不由己的诸多无奈,但剧集中的宋仁宗似乎比历史上的更憋屈。

  《清平乐》剧照,图为宋仁宗(王凯饰)。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1022年就即位,当时才13岁,但直到1033年皇太后刘娥去世,他才开始亲政。《清平乐》前几集就聚焦垂帘听政的刘娥与赵祯之间的矛盾,刘娥始终不放权,赵祯的势力又不足以对抗,颇为“憋屈”。

  但亲政后的赵祯,也没有如他所说的,“万事皆由我心”。他想废掉郭皇后,群臣进谏;他想娶商人陈氏之女,群臣反对;他不想娶曹丹姝为皇后,群臣又力推,他无奈听从……《清平乐》中的赵祯似乎总处于“不得已”和“无奈”之中,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自由。

  是什么力量在掣肘宋仁宗?皇帝真的很“憋屈”吗?

  台谏制度一定程度制衡着皇权

  历史上,宋仁宗虽然是一个存在感不那么强的皇帝,但宋仁宗时代却是古代文人最称道的时代之一,因为文人在那个时代幸福感更强一些。宋仁宗时代杰出人物辈出,比如当前《清平乐》中出现的名臣就有吕夷简、王曾、韩琦、富弼、文彦博等,出现的大文豪(他们也多是名臣)就有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

  文人幸福,一方面是“重文抑武”,文人晋升渠道通畅,得到重用;另一方面是朝堂对文人氛围宽松,台谏制度发达。而正是台谏制度,制约着皇权。

  范仲淹(刘钧饰)。

  所谓台谏,即御史台官和谏官,统称为监察官。虽然古代社会皇权高度集中,但一直也存在着制约皇权的制度和力量,历朝历代也都有台官和谏官的职位,命名上或有差异。

  一般而言,台官谏官分工明确,“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御史掌纠察,以绳百僚”。谏官主讽谏皇帝,御史主监察百官,一个给皇帝挑错,一个给百官挑错。台谏官的职位并不高,在君主专制的背景下,直言进谏和弹劾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随时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到了宋朝有两个转变。一个是台谏合流。御史和谏官的职能合一。这样一来,谏官可以弹劾百官,而御史也获得言事权力。二者合一,台谏的力量更为集中和强大。

  另一个变化是,宋朝(尤其是宋仁宗时期)给了台谏官更高的职权、更特殊的地位、更宽容的范围,台谏的权力大增。南宋吕中评议道,“台谏之职在国初则轻,在仁宗之时则重;在国初则为具员,在仁宗之时则为振职。”这也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

  宋仁宗和晏殊。

  因此,《清平乐》刻画了文官集团对宋仁宗的处处掣肘,让赵祯无法随心所欲,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台谏的强大限制了皇权的作为,让朝政更多成为士大夫意志的体现。当然,台谏制度同时也监督着官僚集团,“纠察官邪,肃正纪纲”。

  皇帝没想象中的“憋屈”

  不过,《清平乐》也存在着美化宋仁宗的诸多迹象。比如历史上的宋仁宗是挺“好色”的一个人,剧集倒把他拍得“清新脱俗”;也有不少史学家评价宋仁宗是比较“弱”的一个皇帝,剧中的他倒颇为励精图治。同时,晏殊和范仲淹屡遭贬谪,剧中都刻画成宋仁宗的“不得已”,他多么惜才爱才,贬谪忠臣还弄出各种高大上的理由,实在是有些“强吹”宋仁宗。

  不过更关键的是,剧集还是过于放大台谏的作用,夸张化地渲染了宋仁宗的“憋屈”,理想化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首先,宋仁宗并非甫一亲政就这么重视台谏。像剧中,因为郭皇后德不配位,宋仁宗打算废后,御史中丞孔道辅率谏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但宋仁宗压根就不听,对这些官员罚的罚、贬的贬,范仲淹也被外放了。这时的宋仁宗并没有“广开言路”。

  剧照

  至于剧中被刻画得偏负面的吕夷简,编剧也稍稍将他“丑化”了。在宋仁宗亲政后好几年时间,宋仁宗自个无力把控朝政,才严重依赖吕夷简,“政出相门”。剧中范仲淹为此弹劾吕夷简,但范仲淹又被贬了。此时的宋仁宗如果说“憋屈”,不是台谏的作用,是他相对“无能”。

  庆历元年之后,面对内忧外患,吕夷简罢相,宋仁宗才开始真正地重用了台谏,鼓励台谏言事,多次予以奖励,有时甚至是“惟言官是听”,台谏的势力一度盖过了宰相。

  原著《孤城闭》中福康公主后来的悲剧,与台谏就有重要关联。宋仁宗心疼公主境遇,屡屡偏袒公主,又屡屡被台谏上疏批评,宋仁宗左右为难。

  福康公主(任敏饰)。

  而此时的宋仁宗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台谏制度也渐渐显示出它的消极影响来了。北宋台谏讲究“风闻言事”,不一定要有事实或证据,只要是道听途说,就可以进谏或弹劾,并且台谏官不必对不实言行负责。通俗点说,可以没有根据地举报。

  这有极大的破坏性。不负责任地弹劾,让官员束手束脚,甚至唯台谏官是从,而许多改革也无法推行下去,因为稍有弊病,保守派的台谏官就会抓住不放并上纲上线,成为改革的阻力。北宋屡次改革的失败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此相关。

  更可怕的是,台谏官“无中生有”,将弹劾当成打击异己的工具,并且介入党争,成为党争的爪牙,造成官僚集团的分裂与政治的内耗。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台谏制度虽说是对君权的制衡,但它本质上是中央集权的产物。一则,台谏也制约着相权,平衡着官僚集团的内部势力,这些有助于皇权的加强。二则,无论台谏怎么说,最终还是看皇帝怎么做。当皇帝听台谏的,皇帝就显得从善如流(或“憋屈”),当皇帝不听台谏的,台谏又奈皇帝何?

  说到底,台谏的意志,根本上是君主的意志。在君主专制背景下,皇权与士大夫的政治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全凭皇帝是否“仁”。如果古代的皇帝觉得文官制衡自己叫“憋屈”,那后宫的女人呢?那平民百姓呢?《清平乐》以“同情”宋仁宗的“憋屈”的视角出发,思想格局终究有限。

  □曾于里(剧评人)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