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隋永清:传说是宋庆龄的亲生女儿?

2020-09-01 11:49

    宋庆龄一生没有生养自己的孩子,但在宋庆龄晚年的照片里,总是能看到一个长相可爱的小女孩,陪伴在她身边,这个小女孩便是隋永清,晚年的宋庆龄与亲人们隔海相望、难以团聚。隋永清的出现,给宋庆龄带来了很多慰藉。对隋永清宋庆龄视如己出像母亲般地关爱和照顾着,以至于外界纷纷猜测,隋永清是不是宋庆龄的亲生女儿,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隋永清的父亲隋学芳,是宋庆龄的警卫秘书,宋庆龄一生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然而她却非常喜欢孩子,身边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惯例,谁家有了孩子都要抱来给宋庆龄看看。1957年按照惯例,女儿出生七天后,隋学芳抱来见宋庆龄,没想到六十四岁,膝下无子的宋庆龄对这个小女孩儿一见倾心,从此把她留在身边,像母亲一般地疼爱着,二十多年相依相伴。

   

    外界对隋家姐妹隋永清隋永洁与宋庆龄的关系一直有多种传说,似乎很神秘。

    隋家姐妹是我的邻居,又是我妹妹的同学。其父亲隋学芳曾是宋庆龄的警卫秘书,后来偏瘫了。我们常见他拄着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门口晒太阳。永清母亲姓李,山东人,个头高大,在公安局工作。隋家姐弟4个,前面3个是女孩,老大永清、老二永洁,老三永卫,老四永兵是个男孩。严格讲,老二永洁才是我妹妹的同班同学。而老大永清则比我妹妹高两届,但比同班的永洁与我妹妹更要好。

    1969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隋永清匆匆上门道别,说自己参军了,明天就走。过了些日子,我在电视新闻里看见她一身戎装搀扶着宋庆龄,出现在某重要场合。又过了几年,永洁也一身戎装出现在宋庆龄的身边。我想,隋家姐妹当兵,一定是宋庆龄帮了忙。

    很多年前,宋庆龄挚友邓文钊之子邓广殷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很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2006年1月25日,永清向北京宋庆龄故居捐出了精心珍藏的宋庆龄赠予的2件文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隋永清颁发了捐赠证书。不久后,对宋庆龄的研究与有关史料征集和整理逐渐成为我的主要工作。于是我主动约见隋永清,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以下是我根据采访隋永清整理的片断。

    特别喜欢孩子们喊她“妈妈太太”

    “妈妈太太”是宋庆龄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们对她的一个特有称呼。这个特别的称谓曾令宋庆龄研究学者们费神考证了许久。这个称谓究竟怎么来的?隋永清说,这是她与永洁以及宋庆龄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们对宋庆龄的特殊称呼。而且是她最先叫出来的。

    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身边工作人员家里生了孩子,都会向她报告,还会抱给她看一眼。每个新降生的宝宝,都会收到宋庆龄的一份贺礼:绸子斗篷和小鞋子。男孩子是蓝颜色的。女孩子是红色或粉色的。孩子的妈妈则会收到一份鸡蛋、奶粉和糖。这是惯例。
     

    永清说,据李燕娥阿姨告诉她,在她出生后,工作人员向宋庆龄报告了这个消息。宋庆龄就请隋学芳把永清抱给她看看。可是隋学芳不会抱孩子,听说宋庆龄要看小毛头,非常兴奋,赶紧跑回家里把孩子抱来。小伙子头回当父亲,不会抱孩子,又心急慌忙,毛手毛脚地抱着小毛头上楼梯去见宋庆龄,差点让小毛头从小被子里滑出来。看着这个大男人笨手笨脚不会弄孩子的窘样,钟兴宝就对隋学芳说,你先去忙你的工作去,把孩子交给我抱上去,留在夫人那里玩会儿吧。

    据说,别的孩子抱上去,总是哭闹不停。而隋永清到了宋庆龄面前不仅不哭,还喜欢咯咯地笑。这第一面,大约就给宋庆龄留下良好的印象。后来,永清就经常被要求抱上去,与宋庆龄一起呆一会儿。宋庆龄在紧张工作之余,把一个铜鼓形红木凳反过来,把她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宋庆龄推着她,逗她玩。有时候,她让永清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玩。永清很乖,不爱哭闹,有时甚至爬楼梯玩时,滚下去也不哭,还咯咯地笑。今天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摊深色的印记,是当年永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据永清讲,宋庆龄曾告诉她,有次把她抱在怀里,抠她的小脚丫玩,逗得她不停地笑。忽然自己感觉身上发热,一看,原来是“黄金”铺地,宋庆龄穿的法兰绒衣服上都沾了永清的大便。宋庆龄还告诉永清,小的时候,永清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特别喜欢紫色。宋庆龄也喜欢紫色。而一般小孩子大多喜欢明亮、艳丽色。所以,宋庆龄感觉与永清有缘分。于是永清成为宋庆龄房间里的常客。

    宋庆龄不喜欢被人叫较显老的称谓,如阿婆、奶奶等。她又经常喜欢邀请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来寓所玩。开始时大家对宋庆龄的称呼比较乱。多数跟着大人叫,有时叫妈妈,有时叫夫人,有时叫太太,也有叫首长。对此宋庆龄很不满意。

    在宋庆龄上海寓所餐厅里挂有宋庆龄母亲倪老夫人的一张画像。在永清刚会讲话的时候,吃饭前,宋庆龄把永清领到倪老夫人像前,让她面对老太太说:“婆婆吃饭了。”永清问:“她是谁?”宋庆龄答:“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让永清再叫一遍。永清听到李燕娥阿姨、钟兴宝阿姨带来的小孩都叫宋庆龄“太太”,平时也跟着叫“太太”。现在要叫的这位既然是太太的妈妈,于是就大声叫“这是太太的妈妈”。宋庆龄让她重复一遍。她便大声地叫“太太的妈妈”。宋庆龄问:“记得了?看清楚了哦!”永清回答:“记得了,看清楚了。”

    第二天饭前,宋庆龄又领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让她叫。永清一下子蒙了,不知该叫什么。李燕娥指着倪老夫人画像启发她,好好看看,这是谁?永清一急,脱口叫了“这是妈妈太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庆龄却说,好啊,这个称呼太可爱了!以后小孩子都不许叫我太太了,都叫妈妈太太!秘书张珏也说,今后小朋友们就都跟着永清叫“妈妈太太!”这之后,“妈妈太太”就成了永清这一辈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对家庭贫困的金阿姨特别体谅

    最后一位来到宋庆龄身边照顾其生活的金阿姨,之所以被录用,是因为一句无意中说出的话。

    金阿姨是1972年来到宋庆龄身边的。说起来很有意思,金阿姨不姓金,而姓顾,叫顾金凤。

    60年代起,宋庆龄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两地。李燕娥在上海寓所留守。钟兴宝跟着宋庆龄两头走。

    随着年岁的增长,钟兴宝经常生病,且自己老感觉体力不佳,希望找一个年纪轻些的人来帮忙,于是就介绍了自己的老乡顾金凤来。

    顾金凤那时40多岁,苏州人,白白胖胖,相貌端庄。她丈夫刚因工伤去世,留下一个老母亲和5个孩子,迫切希望找一份工作养家。

    事先,钟兴宝并没告诉顾金凤到什么人家去,只说是去帮佣,关照她要好好做,要吃得起苦,做事要特别仔细、认真。还特地交待她,你去做事不要害怕,胆子要大些。顾金凤满口答应,还表示,自己虽然从来没有出来做过,但是自认为胆子蛮大,从小干活惯了,不娇气,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作为新来的工作人员,是否合适,需要面试。首先得让李燕娥见一见,算是把第一道关。
      

    顾金凤从苏州来到上海,迫切希望见到未来的东家,并且得到东家的认可。她有点忐忑地在楼下等着,准备接受主人的问话。没想到第一眼看到的是体态肥胖的李燕娥咚咚地从楼梯上下来,上下打量着她。顾金凤以为这就是将要侍候的主人,吓得她扭头就要走,同时连声说,这个活自己干不了。问她为什么?不是刚才还说自己胆子很大,什么都不怕吗?她说,这么大块头的东家,从来没见过,猜想自己肯定侍候不来的。李燕娥赶忙解释说,不是侍候我,我是同你一样在这里服务的。听了这话,才把顾金凤稳住。经过李燕娥初审认可之后,顾金凤就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李家炽副局长带到北京宋庆龄面前。

    宋庆龄见了顾金凤,亲切地与她聊家常。首先问她,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基本情况如何?怎么想到出来帮佣?顾金凤讲了丈夫因为出工伤去世,家里有5个孩子要养活,还有一个婆婆。宋庆龄又问,你年纪轻轻为什么不考虑再嫁?再组一个家庭可以共同抚养孩子,你的日子就会过得轻松些。宋庆龄怕她有封建思想,还劝她说:“新社会了,脑子不要封建。你丈夫死了,再嫁人,一点也不丢人的。”顾金凤讲:“不是我有封建思想。我丈夫死了,留下了一个老母亲,没人依靠。我的婆婆,需要我来照顾。我如果再嫁,就必须带着婆婆一起嫁过去。这个条件,哪个会同意?所以,不是我不肯嫁,而是没人允许我带着婆婆嫁过去。我想来想去,宁愿出来帮佣,也不能扔下婆婆不管。”

    听了顾金凤的这番话,宋庆龄很感动。她感慨道,能把男人的妈妈当作自己的妈妈对待,真是不容易。这个人很善良,心肠特别好。这样的人我愿意留在身边。就这样,顾金凤当即被宋庆龄留了下来。

    按理说,顾金凤姓顾,该叫她顾阿姨。可是宋庆龄却不叫她顾阿姨,而叫她阿金。宋庆龄说,还是叫她阿金亲切、方便。后来大家就都叫她金阿姨。

    顾金凤来到宋庆龄身边以后,得到宋庆龄的特别关心。宋庆龄一直把她家的困难记在心里。她知道顾金凤家里孩子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肯定多,所以家里一定特别缺粮食。宋庆龄就经常从身边工作人员手里收集粮票,攒起来后送给顾金凤。宋庆龄会问永清,你手里有多少粮票?永清那时在总政舞蹈队,每月定量45斤,就回答说,每月有45斤。宋庆龄问,你吃不掉吧?那你把吃不掉的粮票都拿出来,要不就节省点,尽量回家里来吃饭,把每月的粮票省下来给顾金凤。她家里的小孩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老是饿肚子不行。

    宋庆龄很体谅顾金凤思念孩子的心情。她知道顾金凤作为5个孩子的母亲,时刻惦记他们,肯定放心不下,就经常安排让顾金凤抽空回家去看看孩子。每次顾金凤回去前,宋庆龄都要把从工作人员手里收集的粮票交给她,还动员永清把不穿的衣服理出来,交给金阿姨带到乡下去。而金阿姨每次从乡下回来,也总是带些当地的小玩意来回赠,比如苏州特产橄榄核雕刻等,宋庆龄也很高兴。

    时常翻阅相册思念亲人

    据永清说,晚年的宋庆龄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开始以为她是在办公,只见她低着头,双手放在拉开的抽屉里,摆弄着什么,翻看着什么,或者发呆。永清习惯了只要她不发话,就不去打搅她。

    有一天,宋庆龄把永清叫过去,让她看一些东西。永清发现,宋庆龄拉开的抽屉里有一本相册。这是一本宋庆龄的家庭相册,里面主要是宋庆龄的家人。永清这才明白,原来,宋庆龄每次坐在桌前就是翻看这些老照片,百看不厌。
     

    宋庆龄翻着相册,一张一张地向永清介绍:“这是我们全家,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我的三个弟弟。”她还指着相片上的宋美龄问永清,你看她像不像你?

    在这之后,每当宋庆龄翻看照片时,会经常把永清叫过来一起看,边看边与她聊自己的父亲与母亲。宋庆龄说,她的父亲对子女很宽容,态度很温和而亲切,经常与孩子们聊天,讲些有趣的见闻。还说父亲早年在美国圣三一学院读书时,很活泼,特别讲了自己年轻时的很多故事。据她父亲讲,有时与同学一起犯规,偷着喝酒,又怕学校发现,就把酒悄悄藏在学校操场上的沙坑里。家里的孩子们都喜欢与父亲一起玩。

    宋庆龄说,她的母亲会给孩子们做规矩,管教也严格,但是她与母亲的感情依旧很深,从小就很愿意听从母亲的教诲。因此,自己在婚姻问题上伤了母亲的心,实在很不情愿,很无奈,至今内心都觉得很愧疚。在宋庆龄寓所的餐厅里,挂着母亲的画像,每天饭前,宋庆龄会向母亲深情注视、默默请安。她本意是要做个孝顺女儿,因此,她决定死后与父母葬在一起,替自己的兄弟姐妹永远陪伴着父母。

    记得有一次,宋庆龄哭得很伤心,眼睛也红肿了。一问,原来是接到了姐姐霭龄去世的消息。宋庆龄多次对永清说:“我们家的兄弟姐妹,看法不同,但亲情永远不断。我们总是互相牵挂,互相惦念,我们始终是一家人,是兄弟姐妹,是至亲。”

    宋庆龄多次对永清强调,她鄙视为了某种情况去声明与家人断绝关系,与家族断绝来往,以表示自己与血亲没有任何关系的做法。她说,新中国建立后,她一直未能与兄弟姐妹们见上一面,时常牵挂和思念他们,心里十分渴望得到他们的消息,哪怕只言片语。但是,她不会主动托人去打听,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可还是有渠道知道自己兄弟姐妹的情况,因为不断有人从国外捎来亲人的信息与问候。

    有时,宋庆龄会盯着永清看很久,然后说,你穿裙子的样子真像美龄。她与你都是瘦瘦长长的。美龄妹妹属鸡,你也属鸡,属鸡的人都不胖,不像我。你们的身材都很好看,美龄的身材一直都好,她穿旗袍的样子好看极了。宋庆龄还说,美龄妹妹小时候很依恋自己,在威斯里安读书时,姐妹俩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宋庆龄讲话时的眼神里充满着亲情和深情。她的思绪仿佛飞得很远,很远。

    有几张照片,宋庆龄经常凝神细看。她特别喜欢看的是一张她与小弟弟子安在父母墓前的合影。相片上宋庆龄挽着宋子安,两人都臂缠黑纱,头靠得很近,十分亲昵。宋庆龄一边看,一边喃喃地说,这是我心爱的小弟弟,我最心疼这个弟弟。宋庆龄反复看的另一张照片是三姐妹在重庆时的合影。宋庆龄指着一张照片对永清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大弟弟子文,他的夫人是个美女,身材很高挑。永清问:“外面都喜欢评价你们三姐妹的长相,有人说美龄漂亮,有人说你漂亮。我每次都说你最漂亮。”宋庆龄说:“在我眼里,我家所有的人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分享到:
收藏